期刊简介

本刊以宣传和贯彻预防为主的国家卫生公共工作方针为宗旨,报道和介绍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和预防医学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研究成果、工作经验,推广和传播卫生科技信息,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。本刊在注重学术性、先进性的同时,重视实用性和普及推广,是广大卫生工作者开拓科技视野、探讨研究方法、交流科技成果的园地。本刊读者对象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、卫生监督、卫生行政管理、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师生。

首页>首都公共卫生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首都公共卫生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
  • 主办单位: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  • 国际刊号:1673-7830
  • 国内刊号:11-5533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
首都公共卫生杂志2009年第03期

北京市丰台区2004~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

王中战;赵建忠;张东彦;黄胜天;张雪;唐田;李靖琳;史文雅

关键词:脊髓灰质炎, 急性弛缓性麻痹, 流行病学
摘要:脊髓灰质炎(简称脊灰)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.不仅可以导致儿童肢体瘫痪,更严重的还可导致儿童终生残疾,甚至死亡.急性弛缓性麻痹(AFP)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,而是<15岁儿童发生的以急性起病、肌张力减弱、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.包括脊髓灰质炎、格林巴利综合征(GBS)、横贯性脊髓炎、神经根炎等14种疾病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[1].AFP监测是控制和消灭脊灰的重要措施,AFP的发现主要依赖于敏感、及时、完整的监测系统.北京市从1985年已无脊髓灰质炎(脊灰)野病毒病例,为保持无脊灰状态,1989年以来全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(AFP)病例监测系统,采取在常规免疫基础上,辅以强化免疫、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查漏补种的免疫策略,使该市儿童口服脊灰疫苗(OPV)免疫覆盖率不断提高,保证了既无本土的又无输入性的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[2].现将北京市丰台区4年AFP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,并应用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卫生部规定的AFP监测指标,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价.